2018年9月10日托福考试回顾
9月10号教师节,ETS首次在大陆同日上下午都举行。以下是上午部分机经。上午结束后同学们普遍反映听力难到突破天际。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呢?小编给小伙伴们带来完整复盘:
阅读
阅读分为两套题:
A:
- green crab是如何逐步占领世界的
- Megafauna灭绝原因分析
- 16世纪欧洲城市分类
B:
- 蒸汽能源和工业革命
- 照相技术对某一个weekly的影响
- 植物kelp
听力
听力也分为两套题:
A
1. 对话1:
女找系主任聊她想组织一些同学做翻译工作,需要一些帮助,其中包括需要有老师指导他们的工作以及需要活动教室。教授对此给予了一些帮助和建议。
2. 天文:
近代天文学基于科学定理和公式可以推知天体的运行轨迹。这个技术被用在确定历史事件的具体发生日期上。举了一个历史事件。当时发生了全日食,由此可以推测出该事件具体日期。但是由于月球的轨道不稳定所以日期可能是由偏差的。之后教授提到科学家通过参考中国和巴比伦的历史数据修正了这个偏差。
3. 人类学:
毛利人有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纹身,根据纹身的纹样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家族历史和个人的生平事迹。这种纹身后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被当成潮流图案印到T恤上。于是老师提出质疑,人们并不认识这些文字内容,却把它印在身上,不会感到奇怪吗?
4. 对话2:
男同学找教授聊他作业想写炼金术演变成化学这段历史。同学提及,近代化学源于中古时期的炼金术。炼金术原理用某“P”理论来解释火的原理等化学现象,这和化学类似但是不科学。老师补充说尽管不科学但在当时可以解释自然现象还是受欢迎的。然后教授建议同学不光单独陈述这些理论,还要加入历史背景的理解。
5. 艺术史:
某位画家采用蚀刻画技术来描绘他观察到的动物。他认为自己不是艺术家而是生物学家,因为他的画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只简单素描动物的那些作品。他追求的是科学和对事实的准确描述。所以为此他还会参考其他同行的记录,就是为了追求准确。他画动物更加引人注目是因为画家本身是研究植物的。
6.生物:
海洋生物为了躲避捕食者会适应环境并发展出一系列应对方式。首先是伪装,海洋生物可以通过变色或模仿周遭物体的形状或纹理来隐藏自己。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动物处在的具体位置。此外,动物还可以通过组成列队来保护自己。一方面防止落单被吃,另一方面还可以迷惑捕食者。但是缺点是形成一组更容易暴露目标,如果碰到多个捕食者或者张大嘴巴一口全收的捕食者可能就不怎么顶用了。
B(根据考生回忆整理):
1.由报修打印机故障说起然后聊到greenhouse实习项目。老师询问同学是否是生物,回答不是,但是参与实习很有意思。然后老师推荐学生认识一位他的朋友。
2. music history 讲述法国大革命以后music的变化。从前只有贵族听音乐,之后大众都听,于是那种比较吸引观众的技巧性音乐家就火了,比如帕格尼尼,然后讲了帕格尼尼在法国的时候,大家很关心他的私事,这点跟现在追星很想,而且有的钢琴厂把琴免费给音乐家演奏,这个和现代模式很像。
3. 讲了一种猫头鹰,脸很平,听力很好,因为双耳不对称,所以可以根据左右耳声音判断猎物。
4. 学生温一中Opera,老师说这种opera最早的形式是在街上表演。然后一般是comedy,然后是另一种形式。学生说,自己听的感觉不是这样的,听起来很悲伤。于是老师补充说一开始确实戏剧比较多,之后就发展到严肃题材。
5. 讲述了一种追踪水循环的科技,可以据此看出雨水的走向。然后用一个地方做实验,但实验有局限性。
玛雅文明。原有对于玛雅文明记在不可靠,因为殖民者会有自己的角度。后来采用了的新的研究方法。
本次听力部分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内容跨科感很强——在天文中能听历史,在艺术中能听生物。要求同学们不仅具有较强的听力单科能力,同时知识面也要广。难度上到达TPO40+,但是语速和词汇并没有明显超出TPO的范围。可见普遍同学们还是受到知识背景和单科基本功的局限。
练习建议:
- TPO1-25套阅读和听力部分都进行分学科练习扎实夯实单科能力。分科练习有助于快速巩固词汇。同时,打通听力和阅读的练习可以帮助大家逐渐克服学科背景不熟悉带来的障碍。
本次考试中,阅读题“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原因”那篇的内容其实在TPO听力中早已出现,大家可以听一下TPO22L3、TPO24L3、TPO29L3。同样,口语T4的背景内容也在TPO44P1的阅读中出现。
- 重视跟读精听!降低单句反应时是制胜关键!TPO已出至48套,但是每一句你都听懂了吗?
- 泛听各种纪录片提升内容储备。推荐大家在备考空闲之余不妨多看看BBC,Discovery以及NASA的纪录片。一方面积累背景知识,再者还可积累语感。
口语
T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lasses would you choose?
1. Science history 2 art history 3. European history
T2: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it is good for students' learning if the teacher assign a lot of homework?
T3:
阅读部分:学生建议改进自习室,1.增加电源 2.增加复印机
听力部分:男同学赞同,1.自己有次去自习电脑没电源了只能灰溜溜回家 2.想要复印就得出图书馆花10分钟的时间,有复印机会更方便。
T4:
阅读:讲概念intermediate form / transactional form。动物进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会经历一个过渡形态。
听力:教授举例某种鱼,生活在浅水,骨骼结构和陆地动物有相似之处。这种结构可可以让鱼上陆活动或捕食,有此表明,这可能陆生动物的祖先,是从鱼到动物的中间过渡形态。
T5:
女同学说周末有朋友开车来找她,但是她忘了给人家申请校园停车许可了。解决办法是1.每天花10块钱租一个车库,缺点是贵;2.在街上找停车点,缺点是不好找而且每天得换地方。
T6:
公司招聘可以采用内招或者外聘。内招更好,因为1.可以省钱,不用打广告或者请人写广告;2.不需要培训直接上岗
写作
综合写作:
阅读材料认为B是第一个到达北美的欧洲人
1. reason1 故事里记录了很多岛屿,很想北美路上的岛屿
2. reason2 有群研究者用同样技术材料复刻了一种类似的船,这种船足以漂洋过海
3. reason3 北美有些石头上刻了Irish字母
教授从三个方面反驳了原文:
1. B这个人提到的sheep并不一定是greenland的sheep,提到的火山也不一定是冰岛的火山
2. 现代复制的那个船要比当年的大,当年的太小不足以漂洋过海。
3. 那些marking可能是美国土著画的,因为有图,其实不是什么字母。
独立写作: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internet access to all of citizens at no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