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尸体近半找不到亲人 DNA库遭无信息比对窘境
自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8月3日,市水上公安分局共打捞起114具无名尸体。令人痛心的现实是,其中近一半的尸体至今无人认领,而寻找这些无名尸体的亲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近日,该分局的法医透露,当前遭遇的尴尬局面是DNA数据库缺乏足够的信息进行比对。
想象一下,3月15日那日起,一名男子在长江大桥纵身跳下,海事部门赶到现场时,他已经失去了生命。法医舒超在现场为死者进行了尸检并拍照,由于DNA数据库中缺乏死者直系亲属的信息,寻找其亲属的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幸运的是,舒超想到了人脸识别系统。他上传了死者的照片,并惊喜地发现一名黄陂的男子与死者的相似度超过90%。通过户籍信息,舒超成功联系到死者家属,原来这名黄陂的男子已经失踪多日,家人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人脸识别系统并非万能的。舒超坦言,由于大多数尸体高度腐烂,脸部特征已经难以辨认,因此系统往往无法识别。武汉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只能识别常住人口及有前科的高危人员。尽管面部识别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发挥作用,但DNA比对仍是当前查找尸源的主要手段。
法医阎鲁石指出,当家庭出现失踪人口时,仅仅依靠个体的体貌特征是不够的。他强调,当发现无名尸体时,采集其DNA并入库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失踪人员的直系亲属在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了DNA采集,只要数据库中有记录,就能迅速完成比对。
这一现实提醒我们,面对无名尸体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依赖科技手段的也不应忽视传统方法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无名尸体找到他们的亲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安息。也提醒广大市民,珍惜生命,关爱身边的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