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历史真相,宋太宗赵光义疑为弑兄

社会热点 2025-05-28 02:43www.facebook-novi.com美国总统

宋朝的烛影斧声典故,源自两位皇帝传位之际的神秘事件,这一事件在史学界争议颇多。人们对此事充满好奇,究竟烛影斧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为何史书中对此事的描述如此含糊其辞?

相关链接:赵匡胤在微贱时曾算命,被预示能当上皇帝。

一、烛影斧声典故

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突患重病。他召晋王赵光义紧急议事,周围之人无法得知二人谈论的内容。在烛光之下,有人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表现出回避的动作。也听到太祖拿着斧头戳地的声音,并伴随着大声的话语。这一夜,太祖突然去世。宋皇后原本打算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王继恩却呼喊着晋王赵光义来了。宋皇后见到赵光义时大为震惊,乞求他保全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赵光义承诺会保护他们,最终继位,史称太宗。

太宗的继位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身体健康,突然死亡令人蹊跷,而太宗似乎预知太祖的死期。

二、“烛影斧声”之说

1.“弑兄夺位”说

有人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被弑杀的,而宋太宗当晚留宿宫中,次日便即位,难以摆脱弑兄之嫌。一些历史演义和小说也对此进行了渲染和细节描写。也有人引用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为宋太宗辩解,据记载,宋太祖驾崩时,赵光义并不在寝殿,因此无法弑兄。

2.无法脱嫌说

金匮之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北宋历史话题。诸多史料记载,太祖时太后杜氏在临终前已立下约定,太祖驾崩后由其弟光义继位。太宗继位并无谋权篡位之嫌。为了拥立光义为晋王,赵普被罢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太祖对继位之人的看法。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太祖和太宗一同探望杜太后。太后询问太祖:“你知道为何你能夺得天下?”太祖回答:“是祖宗保佑我啊。”但杜太后摇了摇头,表示那是因为后周皇帝年幼,主少国疑,才使得太祖得以黄袍加身。她进一步指出,为了大宋江山的永固,应当先传位给光义,然后再依次传给光美、德昭。太祖和太宗听后叩头答应,一定会遵守母亲的遗愿。于是,杜太后命令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的存在充满了诸多疑点。特别是考虑到当时太祖的长子已经不再是年幼的孩童,这一说法并非在太宗即位之时立即宣布,而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由赵普道出。如果此事为真,那么太宗和宋皇后应该在即位之初就公开宣告这一盟约。为何他们要推迟多年才提及此事呢?而且,后来太宗铲除了赵光美、赵德芳、赵德昭等可能的继承人,将兄终弟继的继承制改为父死子替,也凸显了太宗并不愿意按照金匮之盟来行事。

令人瞩目的是,自从赵光义继承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也在公元981年无故去世。这些事件使得宋太宗赵光义无法摆脱“烛光斧影”、“戕兄夺位”的嫌疑。这一历史疑团,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也成为历史研究者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Copyright © 2016-2025 Facebook-novi.com 美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美国留学|美国总统|美国电影|美国网|美国大学排名|美国大选|美国签证|美国首都|美国股市|美国人口